当前播报:4岁女童高烧 父母擦酒精致中毒 医生提醒:慎用常见退烧偏方


来源: 东南早报

医生提醒:酒精、捂热等常见退烧误区要避开指导医生:泉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俊峰泉州网4月20日讯(记者陈小芬)近期,广东省深圳市

医生提醒:酒精、捂热等常见退烧误区要避开


【资料图】

指导医生:泉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吴俊峰

泉州网4月20日讯(记者 陈小芬)近期,广东省深圳市的4岁女孩月月(化名)因为反复发高烧,父母多次用浓度75%的酒精为其擦拭降温。结果不仅没有帮助孩子退烧,还导致孩子发生急性酒精中毒,住进重症监护病房(ICU)。所幸由于送医及时,月月经过抢救总算是苏醒过来,但大脑功能已经受损,需要接受长期康复治疗。

此事引起很大关注,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。有网友称,自己曾用酒精为孩子擦拭成功退烧,也有网友贴出不少退烧偏方。孩子免疫力低下,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,这个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?是捂,还是用酒精擦?记者为此采访了泉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俊峰。吴俊峰为我们揭开了酒精擦拭中毒的真相,并对一些常见的退烧误区作出提醒。

多次酒精擦身 女童昏迷住院

据报道,月月的母亲发现月月发烧时,在家自行用洗脸巾沾上浓度75%的酒精给她擦身子、擦额头。在大约一天的时间里,只要月月发高烧就擦,结果擦完后孩子先是呕吐,精神状态也不太好,浑身没有力气。于是月月的母亲将孩子送到医院,入院时月月已经昏迷,被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。

经过检查,医生发现月月出现了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,大脑功能受损,可能是酒精中毒所致。好在两天后月月苏醒过来,一周后转入神经内科继续康复治疗。

孩子发烧 慎用常见退烧偏方

为什么使用酒精退烧的后果这么严重?吴俊峰说,很多人误以为酒精挥发会把热量带走,这样孩子就能退烧,却没想到未挥发的酒精会被孩子的皮肤所吸收。孩子的皮肤原本就比较娇嫩,血液循环旺盛,加上发烧时全身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,涂在皮肤表面的酒精会被迅速吸收。此外,儿童对酒精的耐受性较低,大量酒精进入体内来不及代谢还会引起急性中毒,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。轻一点的表现为兴奋、话多、喜怒无常,重一点的会出现走路不稳、精神错乱、言语不清,更严重的会出现昏迷、抽搐、呼吸衰竭甚至死亡。

“当孩子发烧时,除了不能擦酒精外,捂汗、退烧针、药物灌肠、捏痧刮痧等也不可乱用。”吴俊峰说,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只要发烧,老人就会出主意——捂一捂,出一出汗就好了。然而捂着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,反而容易使体温升高。就算捂出了汗,捂汗退烧的功效也只是暂时的。孩子失去大量汗水,反而可能造成脱水,甚至引起捂热综合征,严重的可导致死亡。

吴俊峰说,常用的退烧针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赖氨匹林。但几年前,这两者就被药监局“点名”了。一些孩子注射赖氨匹林后,出现了惊厥、呕吐、昏迷等副作用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。2018年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发布公告:3个月以下幼儿,禁用注射用赖氨匹林,16岁以下儿童慎用。使用柴胡注射液则容易引起过敏等副作用。

药物灌肠这种退烧方式,看上去药物似乎不会直接进入血液,但灌肠过程中,药物会被肠道吸收,同样会进入血液。药物剂量把控不好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肝肾,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肠穿孔,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

针对捏痧、刮痧退烧法,吴俊峰表示,宝宝皮肤娇嫩,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软组织挫伤。对于未掌握医学常识的家长来说,贸然进行所谓的“捏痧”,只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。

护理发烧娃 应注意以下几点

吴俊峰表示,最近甲流高发,不少儿童中招,加上天气多变,近期门诊的孩子很多是发烧患儿。那么家长在家如何帮孩子科学退烧呢?

家长首先要注意38.5℃(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为38℃)这条体温线,这是一个可以给孩子喝退烧药的参考值。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,就算体温升到38.5℃,也不是必须用药。可以让孩子多喝水,通过自然出汗、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;也可以在提高室内温度后,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,帮助孩子的身体散热。

如果孩子体温达到了38.5℃及以上,且看上去没啥精神,那就得喝退烧药。但要注意,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不建议自行用退烧药,应及时就医。

其次是注意儿童口服退烧药的选择。目前儿童口服退烧药有泰诺林(对乙酰氨基酚)和美林(布洛芬)两种。3个月以上的宝宝推荐选用泰诺林,6个月以上的美林和泰诺林选一种用就可以了。但一定要记住,退烧药不推荐混着吃,也不要多吃,建议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。还要注意用药间隔,同一退烧药应间隔4~6小时,一天不超过4次。

如果孩子对口服退烧药不耐受,也可以考虑选择使用退热栓。常见的栓剂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剂、小儿布洛芬栓,其使用剂量、频率和口服剂相同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要避免口服剂和肛栓剂同时使用,且栓剂的操作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{haixiayule]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