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新资讯:华阳夜话


来源: 汉中在路上

华阳古镇,位于秦岭南坡洋县北部,自汉唐以来,这里一直是陕南北入关中


【资料图】

华阳古镇,位于秦岭南坡洋县北部,自汉唐以来,这里一直是陕南北入关中的第一捷径,是历史上著名的傥骆古道驿站。古镇流水环绕,民居错落有致,质朴大方,酉水上游东西两河在古镇前交汇,清道光年间雕梁画栋的戏楼、鳞次栉比的明清老宅、庙宇、堰渠、残桥等遗存随处可见。华阳古镇始于秦晋,兴于汉、唐、宋,秦汉成集镇,唐宋设县治,至今已2000多年。因历史上有名的傥骆古道而兴,唐朝有两位皇帝南避汉中均曾在此驻仳,是有名的古道驿站、古军事要冲、古经济政治重镇。

己过了茫种,农家人的农活渐少,此时街面上的人多了起来,商家经营当地特色的物品和小吃,小镇呈现出热闹的景象。走在古镇上,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,华阳镇曾经是唐朝傥骆古官道上一座繁华的重镇。街上房屋的墙壁镌刻着姜维伐魏和华阳救驾的浮雕很是醒目,给小镇添上一幅厚重的历史印迹。

墙壁上华阳救驾的浮雕讲的是忠臣护主的故事:公元783年,唐德宗建中四年,手握兵权的太尉朱泚发动叛乱,很快占据都城长安。唐德宗李适无奈只好逃至奉天(今乾县),叛军追逼不舍,德宗在奉天难以立足。公元784年,兴元元年二月,德宗率嫔妃、群臣沿傥骆道南逃汉中,驻仳华阳。后德宗皇帝在汉中守将严震护卫下,由洋县前往汉中,所经之地,老百姓夹道相迎,箪食壶浆。德宗在汉中期间,严震保障了德宗的安全,给以物资保证,使他遥控指挥关中官员平了叛乱,为振兴朝廷,改元兴元。德宗离开汉中返回长安时,下诏“升梁州(汉中)为兴元府”。以后再次下诏升兴元府(汉中)与京兆府同级;并免去汉中百姓税赋徭役一年,中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命府名,始于汉中。

跨越千年的华阳古镇,栈道遗址犹存,老街风情仍在,悠悠绕镇而过的酉水河昼夜宣泄着,冲淡了历史沧桑,绽出了古镇的新意。古镇的老街是洪水后翻建的,悠长的老街青石扳铺成,街两旁的木扳房仍仿明清民居样式修建,房屋上悬挂着一串串红灯笼,给古镇添上了喜庆和浪漫的色彩。这个古镇很有意思,当你走入一家门店和主人闲聊时你就发现,很多都是外地人,有些来此地生活有很多年了,他们已融入了本地人的生活,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。古镇上的小吃有当地特色的神仙豆腐、橡子凉粉、空心麻饼等,也有南北风味的菜品,丰富了游客的食材也活跃了当地的经济。

入夜,风儿吹着,凉凉的,街上的人多了起来,游客们跑了一天,在这个街上找寻着生活中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。沿滨河西街走着,河对岸的得意楼和拱形廊桥灯饰浪漫而温馨,他们承截的美是人们寄予它的那种让人回味、让人挂牵的感觉。实际的美,当你有了感觉、有了认识、整理认同的理念它就是属于你的那份美。

在街头找了一家烧烤的摊位坐了下来,摊主年龄不大,也是个外地人,白天在外务工,晚上帮着出摊挣些小钱。这里的外地人都这样,每年春暖花开或天气凉快时来这里经营餐饮、烧烤等生意,天气冷了就回老家了,他们过的是候鸟式的生活,在这摊上和摊主聊着不觉己到午夜,该走了……

跨越千年,古镇也不知走过多少人,留下了多少让人梦牵的故事,它见证着历史,续写着古镇的新篇。在古镇中细细地品味着沧桑,守护着宁静。一抹烟云、群峰对峙,两河并流,沿河明清风格仿古建筑群、苍凉厚重的茶马古商道,无不透着古风古韵,令人驻足沉思、浮想联翩。

我想起了古镇那些先民们,他们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,成就了这一方的安定和富足。起初的拓荒者、马帮、商人、军役或者什么,我想这里一定有很多故事,应该是很鲜活的。以骡马为役,运输物资,以前是很平常的事。行船走路三分险,山高路远、行路险峻,难免遇上匪患打劫,虎豹蛇虫,恶劣气候,自然时时危机,处处风险。马帮人信守诺言、坚忍不拔、团结协作,我想这也是古镇先民们成就古镇盛久不衰的原因吧!让我们共同的守护着这份古韵、宁静,告慰先民们,古镇会更好!

来源:美篇@湖人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{haixiayule]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