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儿美术作品究竟因何而可贵
2023-07-31 14:59:26
来源:
文汇报
少儿美术作品究竟因何而可贵(主题)文汇报记者范昕从上海油画雕塑院美
少儿美术作品究竟因何而可贵(主题)
文汇报记者 范昕
(相关资料图)
从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的第六届“初芒计划(2023)——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”到浦东美术馆携手泰特美术馆的“美普绘——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”,从刘海粟美术馆的“大师从这里起步:2023年上海青少年亲子美术大展”到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的“第八届国际少儿创新艺术邀请展”……最近一段时间,少儿美术作品展频频亮相申城美术馆、博物馆,也将这一领域存在的不少误区推到了聚光灯下。
“这样的作品真出自儿童之手?”通过策划少儿美术作品展,不止一家美术馆在海选中发现,如今很多少儿美术作品呈现过于“早熟”的趋势,技法不俗,甚至不亚于成人水平,并且同质化较明显。这不禁让人思考:少儿美术作品究竟因何而可贵?
源自本真的创造,才是真正具有感染力的
“时下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多到泛滥,少儿美术考级也高温不下。很多作品一看就透着训练的痕迹,背后的模式大同小异,形成了某种标准化的东西。这其实对于小朋友的想象力是一种束缚。”刘海粟美术馆教育发展部副主任赵姝萍直言。也有业内人士透露,在少儿美术作品评选中发现,作品由家长、老师代笔或修改的情况不在少数,“评奖、入展或与学生评优甚至升学挂钩,因而染上功利色彩”。
刘海粟美术馆正在举办的“大师从这里起步:2023年上海青少年亲子美术大展”,以并行的主题展与邀请展形成了一种颇具意味的对比。主题展聚焦“一江一河”等一系列文旅主题,向全社会发出征集,尽管评审团队在评选过程中尽可能剔除作品成人化、程式化的痕迹,入展作品仍未尽如人意:整体上趋于精美,可多少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。邀请展则是评审团队带着心中的评判标准主动找寻、发出邀约而形成的,很多作品是不起眼的原生态创作,却闪耀着儿童自主创造的光芒,与主题展形成了不同的观感。这种差异其实正启引大众看到,什么是业界眼中良性的少儿美术创作。
一张画在A4纸上的钢笔画《圣母院的雄鸡》,是邀请展中的一幅作品。画中,两只胖乎乎的雄鸡屹立在巴黎圣母院H形主体建筑顶端,分外显眼。画下这张画的小朋友当时仅6岁。巴黎圣母院火灾一周年之时,孩子跟着爸爸看了一部法语纪录片,格外感动于其中提到的一个片段:大火被扑灭后没多久,有人独自冲进废墟,抢救出原本固定在圣母院塔尖的雄鸡雕塑。在小朋友笔下,雄鸡的位置、大小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,然而它在画面中所处的C位,恰恰暗合了抢救雄鸡的故事给自己心灵带来的震撼。邀请展中,甚至出现了一张小学生的课堂涂鸦。作品画在课本封四的背面,正面铅字的印迹还能隐隐看到,铅笔绘就的十来个人物头像速写把画面挤得满满当当,形象有些变形的拙朴,有评审专家却惊叹于那些线条直截了当的坚决,认为其间流淌出一种艺术天赋。
时下,申城的美术馆、博物馆之所以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艺术创作能力,正是希望发挥专业力量的引导作用,以评选或展览发出如是提醒:有感而发的儿童画,源自本真的艺术创造,才是真正具有感染力的。对此,很多艺术大师早已深谙其道,用尽一生回到童年。毕加索就曾留下这样的名言:“13岁时,我就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了,之后却用了一生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。”他所追求的,定然不是那些过于“早熟”的儿童画。
比起技法,艺术更应该成为孩子的精神出口
不少参与过少儿美术创作评选的专家都向记者坦言,这类评选没有公认的标准。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标准,或许诚如儿童美育专家、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音所言:“希望看到一些天真质朴的东西。太多技法强加在小朋友身上,很容易让他们变成工匠,变成所谓的工具,最后画出来的画趋于僵化。这很可怕。”
不过,天真质朴并不意味着少儿美术创作只有一种面貌,仅合乎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,比如总以绘画的形式出现,色彩鲜艳,自带无忧无虑的梦幻滤镜。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看来,艺术更应该成为孩子的精神出口。也因为每一个孩子的独一无二,其创作可以拥有超出想象的丰富度。她告诉记者,在第六届“初芒计划”投稿作品中,有一位小男孩带有些许“暗黑”色彩的50米长卷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,孩子像记日记一样连续多日画下这幅作品,其中不乏一些狰狞、可怖的元素,似乎作为情绪的一种宣泄,“艺术可以成为孩子们自我排遣、自我疗愈的重要手段”。她也看到,一些孩子的创作用上了纸板箱、小碎木、塑料泡沫、石头、树枝、黏土、日用品等多元材料,“作为物质的材料,可以帮助孩子与现实生活建立起更深的联系”。
有人说,少儿美术创作中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最可贵,这才是他们心灵接近艺术的开始。那么,少儿美术该怎么教?很多艺术家都刻意不让自家的孩子一本正经学画画,考级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。王小音坦言:“让孩子自由地画,画他们想画的。需要什么工具,给他们就是了!”她认为,孩子的艺术创造力、想象力其实都是具体的,能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。傅军进一步补充道,对于低龄儿童来说,不妨保护其创作的原生态;但对于9岁以上的孩子来说,美育引导不可忽略,“不是不教,只不过比技法更重要的,是唤起孩子的感受力,进而形成艺术创作的独特观念和想法”。
当然,家长们若要从市面上海量且鱼龙混杂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中,筛选出教学理念与儿童美术创作规律相符,具体教学实践又能有效延续这种教学理念的,并非易事。这也需要他们自己放下急于求成的功利心,给孩子的艺术创作以自由和耐心。有业内人士指出:“不必指望美术创作能让孩子通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但美术创作自会以对于审美感性的滋养,让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更多乐趣。”
标签:
[责任编辑:{haixiayule]
网罗天下
最近更新
-
少儿美术作品究竟因何而可贵
-
《种地吧》音乐会感动谢幕, “十个勤天”泪洒舞台
-
模王驾到365SHOW澳门站,第二季第七期完美落幕
-
周恩洋《中国好声音》首秀遗憾错选,独特烟嗓演绎电子说唱
-
电影《萤火虫的天空》发布海报,定档8月12日
-
《忍者神龟:变种大乱斗》8月11日合家欢必看,烂番茄新鲜度97%
-
动画电影《王牌二哈》8月19日汪汪出没,惊喜上映物料剧情欢快
-
《学爸》曝“我就活该输吗”版预告,黄渤为娃上学不惜放弃父亲身份
-
《GT赛车:极速狂飙》8月11日全国大银幕上映,登陆ChinaJoy 沉浸体验赛车魅力
-
影史最难得的禁忌神作,没有之一
-
《长相思》杨紫跟谁在一起了 长相思电视剧男配是谁
-
《长相思》女主小时候的尾巴为什么这么宝贝 女主认出了玱玹哥哥
-
《封神第一部》成都站观众热情分享与主创花式互动
-
吉祥三宝小女儿诺尔曼大婚 妈妈满脸不舍送她出嫁
-
陈乔恩艾伦晒四周年约会照 互拍对方说满满情话
-
毛晓彤方辟谣《爱情有烟火》被王楚然抢角
-
娜扎紫衣高马尾造型又美又飒 气质超群显东方韵味
-
《教父》系列导演弗朗西斯·福特·科波拉评价《芭比》《奥本海默》带起观影热潮
-
《拿破仑》11月22日上映,讲述拿破仑的起源故事和称帝之路
-
7月内地票房创纪录,《封神第一部》累计票房11.05亿
-
喜剧《年会不能停!》定档跨年档,由董润年编剧并执导
-
“芭比海默”北美创次周票房新纪录,《幽灵鬼屋》2420万美元位列季军
-
《暗杀风暴》8月18日全国上映, 古天乐张智霖吴镇宇相互试探
-
PICO亮相2023ChinaJoy 官宣10余款VR新作即将上线
-
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访华, 经典演绎掀起芭蕾旋风
-
珍爱生命、预防溺水 剑河巾帼在行动
-
电影《飞向月球》定档8月13日 活宝爷孙俩的奇幻月球之旅
-
林志玲Akira牵手游法国被偶遇 形影不离幸福甜蜜
-
首创环保3亿元于四川新设子公司
-
人性的混沌,可能是演员最着迷的部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