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4条公交车道调整启用时间,新标识长这样
2023-06-03 07:38:31
来源:
央视新闻客户端
本月起,北京市对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进行优化调整,部分公交专用车道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允许社会车辆驶
(资料图)
本月起,北京市对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进行优化调整,部分公交专用车道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允许社会车辆驶入,让车道更加合理地利用起来。缩短换乘距离,提升公交轨道换乘效率,《新闻1+1》共同关注:公交专用道,通行更高效!
本月起北京公交车道通行新规实行
此次公交车专用车道的优化调整,主要是对北京市三环主路及10条以三环路为起点的城市道路放射线,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,允许社会车辆在这些道路上的公交专用车道通行。此外,优化措施还包括:
优化北京4条道路公交车专用车道的启用时间; 适度放开专用车道车型,允许单位通勤班车、校车允许按规定使用公交专用道。 方案实施首日,部分道路机动车通行速度提高了0.22%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地面公交运营管理处处长 赵震:北京的公交专用道优化调整措施是从6月1日开始实施的,我们也同步开展了监测。从第一天的监测情况来看是有一点的变化,比如广渠路公交专用道的时间从原来的6点到20点的日间,调整为了早晚高峰。我们监测到第一天晚高峰以后,广渠路的机动车通行速度提高了0.22%,提高的幅度非常小,但是如果要比较完整地来反映这条路的优化效果,我们还将持续观察一段时间。
为何选择三环主路和以三环路为起点的10条城市道路放射线?
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地面公交运营管理处处长 赵震:这种选择出于几点考虑:第一,按照北京公交专用道的地方标准,对现状的公交专用道做了重新梳理,发现有部分的公交专用道在周末时间阈值已经达不到标准的设定值,比如广渠路的周末高峰时段的公交客运量是924人次每小时,低于阈值1000人次每小时。第二,我们梳理了市民反映的对于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低的诉求,发现主要集中在京藏、京开、京港澳、广渠路这种外围快速进出城的主干路上,包括串联它们的三环环路上。综合以上两方面,发现可以形成一个由放射线和三环路形成的一张相对独立的网络,这种网络用在首次的措施上,有利于市民的一种整体的辨识,同时也是希望通过整体性的网络,能够反映出一个相对整体的运行效果。
调整部分专用道的启用时间,背后的思路是什么?
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地面公交运营管理处处长 赵震:北京从1997年6月在长安街上施划了全国第一条公交专用道,26年陆陆续续施划了1005车道公里的公交专用道,施划时间也是依据当时的公交运营情况来设定的,所以产生了一条路有不同的启用时间。这次做了一些调整,减少社会车辆的误判,比如说阜石路,阜石路在四环段到二环段,原来是有三个不同的启用时间,有日间的,也有早晚高峰的。这次做了调整,也做了统一,统一调整为早晚高峰。
标签:
[责任编辑:{haixiayule]
网罗天下
最近更新
-
北京4条公交车道调整启用时间,新标识长这样
-
每日看点!漱玉平民(301017):6月2日北向资金增持3500股
-
居委会指定监护人程序_指定监护人的法律程序
-
柯基奔跑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-天天微速讯
-
6月2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(附名单)
-
单位名称怎么写_单位名称-天天观天下
-
全球快讯:法拉第未来 FF 91 首位车主曝光,不是贾跃亭
-
土林凤凰普洱茶官方旗舰店 土林 当前最新
-
地产大事件丨一周热点回顾(5.29-6.02)_全球时讯
-
无界荐展丨汇聚11个国家地区54家展商的艺览北京进行中~|世界今头条
-
快讯:致湖南省2023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
-
天天速看:联合国粮农组织:5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回落
-
宝通科技:拟不超6.3亿元设立泰国子公司
-
天天视讯!余则成的结局是什么
-
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启网络售票 1小时出票超30万张-世界速看料
-
每日热闻!光线传媒:扬州影视基地一期预计下半年交付使用
-
刘慈欣:中国科幻影视未来前景光明-焦点播报
-
饶晓志监制电影《漫漫长日》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-世界即时
-
七位05后诗人出版诗集:诗人不是培养的,是在陪伴中发现的-简讯
-
晋城市城区出台方案力促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 全球热门
-
网传万宁一酒店发生群殴事件,当地警方:已控制相关涉案人员,正进一步调查处理中
-
天天微头条丨真是没想到!林志玲说自己主动求婚的
-
天天新资讯:罗志祥方否认除了周扬青最想追芝芙:无中生有
-
快播:医美公司侵权Angelababy被判赔50万
-
当前短讯!养老新职业引来年轻人,90后花式服务“90后”
-
透露家中长辈爱看《后浪》,张萌:赵露思是“孙头头”的不二人选
-
《中国匠人》开启瓷文化之旅:弘扬陶瓷文化助力非遗传播
-
在这里,大银幕成为看漫画的新形式|世界关注
-
线下演出市场迎来全面复苏 线上演唱会还有发展空间吗?|全球热议
-
《公诉》剧评:主旋律青春化,好看不能代替好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