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速看:快速了解中国航天智造新版图:中国航天器天问一号首观星际天体
2025-11-06 10:19:40
来源:
财经观察
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宣布,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(
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宣布,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(3I/ATLAS),实现了中国航天器首次对太阳系“访客”的探测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执行高难度深空探测的“独门绝技”,到支撑卫星互联网星座的“批量生产”,中国航天正展现出“尖端探索”与“工业化浪潮”并行的双重图景。
卫星制造迈入“智造”时代。
如果说“天问一号”的精准观测代表了中国航天“精尖”的上限,那么卫星制造模式的变革则反映了其“广阔”的根基。为满足未来卫星互联网等大型星座的迫切部署需求,中国卫星(600118)制造正迅速从传统的“手工作坊式”单件研制,转向“批量生产”的工业化模式。
这一转型并非简单的产能扩张,而是以“智能产线”为核心的根本性变革。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(CASIC)在武汉投产的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为例,该产线具备年产240颗1吨以下小卫星的能力。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,卫星生产效率提升超过40%,单星生产周期缩短 80% 以上。
从“年”到“天”的效率革命。
这场效率革命不仅限于“国家队”。中国航天科技(000901)集团(CASC)的智能生产线已将卫星制造周期从约6个月压缩至短短20天。
同时,商业航天力量也在加速入局,推动“智造”水平的迭代。以吉利旗下的时空道宇为例,其借鉴了汽车工业的“批量生产”与“成本控制”理念,建成的卫星超级工厂可实现每年500颗卫星的产能,将单颗卫星的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。
意义分析:重构成本曲线与产业链价值。
卫星制造从“定制”走向“量产”,其核心意义在于彻底重塑了航天产业的成本曲线和时间表。
首先,它使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成为可能,这是卫星互联网、物联网和遥感服务实现商业闭环的前提。其次,自动化与智能化(如机械臂、AGV(自动导引运输车)和数字孪生系统)的应用,大幅降低了对高技术人工的依赖和生产成本,使卫星的“量产”成为现实。
这种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转变,意味着中国航天产业的竞争优势,正从单一的“技术突破”延伸至“规模化工业体系”的构建。
“天问一号”的深空凝视与卫星智能产线的高速运转,是中国航天一体两面的写照。前者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,后者则在坚实地铺设信息时代的天基基础设施。随着“批量生产”模式的成熟,一个成本更低、迭代更快、应用更广的商业航天新时代正加速到来,其在通信、数据、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链溢出效应,将是未来数年资本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。
[责任编辑:{haixiayule]
网罗天下
最近更新
-
焦点速看:快速了解中国航天智造新版图:中国航天器天问一号首观星际天体
-
焦点速读:海马汽车连收5个涨停板
-
国泰航空(00293.HK)早盘涨超4%|每日视讯
-
要闻:中金:静待餐饮文旅政策扩容带来需求回暖和量价拐点
-
“十四五”中国化工园区 竞争力榜单出炉|实时焦点
-
视焦点讯!法本信息股票的分红情况(2025/11/6)
-
视焦点讯!乐歌股份成功发行2.5亿元科创债
-
邵佳一,出任中国男足主教练!去年7月成为青岛西海岸队的“救火教练”
-
湖北广电:公司没有短视频短剧领域业务 焦点热门
-
当前热讯:牧原股份:2025年10月份销售简报
-
广东体育性格图鉴,21座城市的全运经济新版图|粤动21城
-
文远知行暗盘交易收跌14%
-
每日速读!共二家!AI视频大数据平台上市龙头股票名单收好(2025/11/5)
-
宁夏内蒙多地夜空现不明飞行物,目击者称发绿光且速度极快,专家:可能是一颗流星体-今日播报
-
今日视点:加科思-B(01167)11月5日斥资46.3万港元回购6.6万股
-
海天股份:股票交易异常波动
-
热门看点:七连板合富中国:股价累计涨幅已严重偏离基本面 随时有快速下跌风险
-
焦点热讯:【明日解禁】明日8股解禁 传音控股、中科美菱解禁市值居前
-
PriceSeek重点提醒:上海期镍库存大增1977吨 聚看点
-
重点聚焦!私募新产品发行持续火爆 10月新备案数量近1000只
-
中钢协:10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环比下降9.8% 今日热闻
-
焦点精选!北美电影市场10月票房创27年新低
-
生意社:11月5日开封九泓DOP企业报价暂稳_每日动态
-
港股增量资金确定性较高,机构称明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1.5万亿元 当前焦点
-
避开“假羽绒”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
-
“绿意”伴成长,带领青少年赴一场自然之约
-
下午会小幅回落
-
PriceSeek提醒:山东液氨报价上调20元|每日精选
-
从失语到重获新声 ——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用“三心”服务点亮生命希望|焦点精选
-
头条:威马“复活”? 小威随行APP即日起重新上线